我是财富委投顾条线的上海投顾刘代明,名字很好记,“刘翔”代表“姚明”,代表着上海的速度和高度。也有人叫我“金融奶爸”,因为我之前运营过一个微信公众号叫金融奶爸,这两年也偶尔有人叫我“销冠”。

        其实原本我是一个差点要解散的部门的员工,后来经过自己不断的坚持、创新、陪伴客户,变成了别人眼里的“销冠”。

不一样的“F4”

        2008年我以服务经理的身份加入了国金证券,2014年底公司开始转型,满足条件的服务经理可以转岗到投资顾问岗。投资顾问是我们这些客户经理非常向往的工作,每天看看股票,给客户推荐,指导客户交易,收入又稳定。现在终于自己也成为了梦寐以求的投资顾问,当然是很开心,对未来充满着美好向往。

        当时,由于市场低迷、市场情绪等多方面原因,转岗为投资顾问的路开启得并不顺利。在当时营业部钟总的鼓励下,我就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,签约300名投顾宝客户。为了完成这个目标,我经常在营业部加班到晚上8、9点。

        我还记得加班的场景,偌大的营业部,就我一个人。为了节能环保,我只开了头顶的那片灯,拿起电话,按着表格里的名单一个一个和客户联系。客户吃好晚饭,也乐意和我多说一会儿。

        功夫不负有心人,经过我的努力,投顾宝签约客户很快就到了300人。后来随着绩效系数的改革,我们一切就开始变得好起来。从这个时候,我就变成了我们小部门的标杆,我在前面冲,另外几名同事跟随。有新的产品,我们觉得不错,我振臂一呼,大家就响应,一起推荐给客户。我们团队4名老员工现在也被条线同事送了一个绰号叫“F4”,无论是公募还是私募配置,都是名列前茅的。对我来说,自己的努力,让团队看到了希望,有了方向。由于加班期间和客户建立的紧密联系,后来朝财富管理转型,这批客户也是最支持我的客户。

创新对工作的推动         我非常喜欢接受新事物,好奇心比较强,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使用B站,抖音,美图,出来什么工具,我都会想这能不能提高工作效率。

        公司很早就取消了现场交易,2014年我转岗到投顾,由于客户基本不来现场,就很少有当面交流的机会。那几年我们每次给新客户打电话,大部分都会被当作电话诈骗,被拒绝多了,我们自己都感觉成骗子了。另外,我本人也不喜欢下班后和客户吃饭,一般都是加班或者回家带孩子,那么就需要有一个简单的办法获取客户的信任。

        2014年,微信开始流行起来,我敏锐地感觉到,微信将会给我们的客户服务带来颠覆性的改变,于是我将每个能加微信的客户都加上了微信好友。

        我在朋友圈除了发一些专业内容外,时常也会发一些日常生活的内容,比如陪伴小孩,俗称“晒娃”,同时还会对一些社会热点做一些比较积极的评价。希望通过自己的朋友圈内容,让客户能了解到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,拥有怎样的价值观或对事情的看法。至少,像我这样的投顾是一个积极向上的,充满正能量的有责任心的人,谁不喜欢生活态度积极向上的人呢?所以很多客户电话联系或者面谈,都会和我聊一聊孩子。知道我们家孩子踢足球,会给我转一些足球视频,也有客户曾经送过足球给我家孩子。

        微信的使用,大大提高了销售的便利性,每次好基金的销售,我都会通过朋友圈来和私信来和客户进行产品介绍。国金证券四只定制基金的销售,我都是全公司销量排名前三,其他部门的同事可能还会觉得奇怪,不打电话怎么会拥有销量。其实是因为之前很早就会和客户沟通,认购当日只是简单地通知客户下单。 当然这两年,尤其是年轻客户,不再靠这种朋友圈人设的建立来信任服务人员,他们的价值观也更多元,这也需要我们去探索怎么和新一代年轻人交流。

        除了微信,我也尝试开通了微信公众号,聚焦于金融专业知识和育儿的感悟,所以我给这个公众号取名叫“金融奶爸”。

        港股通业务开展时,我在全网找适合客户看的港股通知识普及文章,发现基本都是摘抄的交易所的官方宣传内容,字太多,没有重点,所以我就学习消化后,用个人客户喜欢看、能看懂的语言重新写了一篇图文并茂的文章,每次让客户开通港股通业务,我都会转发这篇文章,让客户学习。

        最爆款的是这篇文章,2017年新股赚钱效应很好,有些客户不知道打新,有些客户打新总是不中。我就写了这篇揭秘新股申购的文章,结果两天阅读量就超过了20万,点赞量超过1000,留言超过600条。在留言区里有的会抱怨中不了新股,有的炫耀自己连续中签,有的祈祷自己能中一个。还有多家券商的官微私信我开转载的白名单,也有粉丝联系我开户的。通过这篇写作,我也了解到如何完成一篇10万+阅读量的文章。

陪伴客户         公募基金其实并不是稀缺资源,客户在哪里都可以买,银行,券商,三方理财,网络平台。卖基金其实只能算售前,客户下单之后的售后才是服务的真正开始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个售后服务可能要延续半年,1年,3年,5年……我称之为“陪伴”,陪伴客户一起度过股市的惊涛骇浪,顺利到达彼岸才是投顾的价值所在。只有客户有了这种感受,他知道我们推荐的基金,会负责到底,才会有二次购买。

        最后这就是我的故事,没有惊心动魄,也没有波澜壮阔,都是在工作实践中,客户至上,踏踏实实服务好客户。

        每个客户、每件小事堆积起来,就成就了大家眼中的所谓“销冠”。

更多故事